《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转载请注明来源:长城中文网cczww.com

原本张弛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毕竟日军是举国动员,甚至还要把战略重点都转移到中国,所以这就不仅仅只是要把部队转移过去的问题了,还有整个行政机构、以及家属、重要人物、重要资料、细软、机器等等,甚至就连天皇也要跟着过去,这都需要严密的计划及精心的准备。

应该说,这时候越迟开打对远征军越有利,因为远征军已经在抓紧时间生产“飞机飞弹”了,一旦“飞机飞弹”生产到一定的数量有足够的储备,另一面制工厂也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就有可能形成每天消耗掉的“飞机飞弹”与刚生产出来的“飞机飞弹”等量,这也就意味着远征军对朝鲜海峡的封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形成这种态势,那对日军来说无疑是种残酷的打击,到时他们很快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继续跨越朝鲜海峡转移战略重心吧,大量的部队被歼灭在跨越的过程中,到达对岸的部队所剩无几,于是也就发挥不了用。

放弃跨越吧,那就意味着日军就只能呆在日本本土等死。

不过战斗很快就爆发了。

起因是重庆政府已经有所动蒋校长被张弛那封电报给吓得不轻,其实蒋校长也应该紧张,因为蒋校长觉得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被日军两面夹击而且还有冲绳这么好的一条退路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能死守的。

蒋校长这么想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基于军事战略上的判断,死守东北对远征军来说几乎就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可以把通道让开使日军与国军两虎相斗而远征军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蒋校长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要有一丝希望,张弛永远都不会放弃一寸土地,不为什么,就为那是中国的土地,就为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是中国人,就为自己是保家卫国的中国军人。

蒋校长当然不知道张弛会这么“傻”,所以就迫不及待的集结部队做出姿态“声援”东北。

这一方面是希望能切实的减轻南京方向的日军对“东北”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远征军看到胜利的希望不放弃东北。

而且蒋校长的这姿态做得也有点大,几天之内就集结了三十万部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史迪威训练的美械师。

要知道日军在战场上可是吃够了美械师的苦头,虽然他们也知道蒋校长手里的美械师跟远征军这些美械师在装备、素质上无法同日而语,但与远征军打了这么场仗而且还是屡战屡败心里阴影都被打出来了,于是一听另一头又出现几十万的美械师,马上就急了。

再加上朝鲜交通又不是很便利,梅津美治郎担心再这么下去的话,只怕日军主力还没进入东北,南京方向的日军都已经被击溃了。

于是二话不说,梅津美治郎当即下令马上展开行动,至于还没做好准备的单位,就在其它部队横渡海峡时继续准备、集结。

应该说,梅津美治郎还是制定了一个详细且又自认为稳妥的横渡海峡的计划日本人心思谨慎,如果他们都自认为“稳妥”了,那基本就是万无一失的意思。

从某种程度来说,横渡计划的确“万无一失”。

这主要是因为朝鲜海峡长300公里,宽180公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长城中文网cc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八宝豆沙包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历史 连载 199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