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叶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长城中文网cc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英格兰真是个很好的模仿对象。

主权国家的概念,世俗国家的重要性,大约要等近一百年后、由法国首相黎塞留提出,才逐渐深入人心。可是,英格兰王国,从亨利八世开始,就以和教廷决裂的方式,走出了主权国家的一大步。

尽管玛丽认为,文明的理想是政教分离。可是,这个年代,一个相对政治上集权自主的国家政体,哪怕依旧鼓吹“君权神授”,也算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亨利八世的《至尊法案》,便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宣布,国君为教会首脑,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与之相应的,还有一系列加强王权、唯我独尊性质的法令。

如《首岁教捐法》,规定教士收入中的上供部分,不再交给教皇,而是奉于君主;如《禁止上诉法》,宣布国内涉及遗产继承和婚姻方面的官司,不得诉至罗马;如《叛国罪法》,确定凡不承认君主尊严、称号、财产,或斥其为异教徒、分裂者之类的言行,都属于叛国罪……

林林总总,以《反对教皇权力法》划上了句号。

最后这部法案,彻底清除了罗马教廷在英格兰的各种权力,包括解释《圣经》的权力,足以把教皇气得七窍生烟。

当然,尽管胆大如穿越女玛丽,最后一份《反对教皇权力法》,目前还是不敢模仿的。但是,采纳其余几个的实质内容,在“地广人稀”的苏格兰推行,困难并不大。

如她所料,在知会各领主之后,她所颁布的改革举措一路推进,并无太多阻力。

偷偷热衷于新教的爵爷们倒也罢了。那些旧教信徒,一方面对女王学习亨利八世、把教会资产和组织运行体系均纳入国有而忿忿不平;一方面,又庆幸女王形式上继续恪守着天主教礼仪,公然宣扬王国对遥远的罗马“要充满敬意”——他们犹豫之间,既没有直接反抗,也来不及向教廷告状。所以,爱丁堡及其周边,都是一派“改革顺利”的风景。

哼,主要还是因为满足了上层贵族利益(且没有对普通人群造成损害)。瞧,法令颁布之后,连历来和斯图亚特家族最不对付的道格拉斯领主,也没有“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欣欣然清点着修道院那些丰厚藏品,喜滋滋的抱回家去享用了。

没错,玛丽从始至终的目的,就是权和钱。

权,是必须紧紧攥在国君的手上的。玛丽剥夺了罗马以及本地教会诸多世俗权力,将之据为己有。其他领主,也象征性的分到了几口汤。但名义上,最终裁决权,全部归属于君主。

没收修道院,则是经济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玛丽把除少数书籍外的所有动产,毫不吝惜的赐给了勋爵们——那些闪着光的金银器,大大安抚了众贵族的心。不动产方面,玛丽允许爵爷们按领地范围瓜分了部分;其余的,加上王室直属领内的,她宣布全归国有——唔,修道院结构还是很结实的,公共场所使用很不错;教会土地可算最好的那一批,正好拿去搞农牧业试点。

与此同时,玛丽并未直接强迫教士修女们还俗——修道院房舍他们依然能够居住,园圃和土地他们依然被允许耕。只是,这些产业的所有权,已归于女王陛下;并且,修道院居民从今往后,要服从的,更多是国君的世俗要求,而非罗马教廷的精神遥控。

倒不是说,全体苏格兰神职人员,都成为了国君的雇员。实际上,教会依然存在,只是“机构被精简”;且其最高首脑,变更为玛丽·斯图亚特女王。

玛丽固然收缴了相对封闭的修道院,鲸吞了众多土地,但对于素来承担重要公共职能的教堂,她非常精心的保护着、宽容着、维持其组织结构,尽可能少指手画脚。

而那些失去“根基”的教士和修女,在发现现有教堂无法容纳他们所有人之后,要么索性回归世俗,要么留在原处为国君打工、坚持“避世清修”。

为特权阶层,神职人员名义上暂时仍旧是免税的。然而,玛丽使用了类似的《首岁教捐法》,令他们把收入十分之一上缴“苏格兰教会之首领总督·女王的库房”,也算变相征税,增加了自个收入。

对,玛丽暂不打算废除古老而传统的什一税。《圣经》中说,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属于上帝。尽管这些年宗教改革浪潮中,先驱地德意志的农民一直叫嚷着要废除此税,可路德派从未照做。后起之秀加尔文与亨利八世,也不曾放过这笔收入。而立场相似的亨利八世,其做法最合玛丽心意——这笔钱,揣进国君兜里就好。

民生和民权,固然是一个未来灵魂非常向往的东西。可玛丽清楚,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最好是顺应潮流。历史本有它的发展规律。像王莽那样不顾时代局限,脱离其根基、想要搞超前社会的,往往会惨痛失败。

就如她自己,目前尚不敢脱去天主教徒的帽子。在这段所谓的变革中,对外,玛丽仍坚持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宣称,她永远怀着对罗马教皇的尊重,遵守一切旧有礼仪形式;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她必须因地制宜,规范一些苏格兰世俗政策,以保证人民的世俗幸福。

鉴于玛丽表面礼仪上的优待,还有英格兰这个前车之鉴(玛丽总是默默感怀,有亨利八世这个出头鸟真的太棒了),留在苏格兰的顽固旧教徒暂无过激行动。一方面,虽然女王对教义不特别精通,但她找到的《圣经》原文,确实令他们难以辩驳;另一方面,博斯维尔的禁卫军在维(;)稳方面颇有建树,诸位勋爵也还肯配合做事,手无寸铁者难以反抗。

对于最淳朴的平民来说,无非是剥削压迫者的头子合二为一;教堂又没撤,日常生活好像也不太受影响。嗯,在他们眼中,女王陛下肤白貌美,威仪满满,值得敬爱;她又给他们发了些农用物资,还说要带领大家耕牧致富,更该发自内心的拥戴了。

什么,领主和教士在扯皮?这个,双方都得罪不起,咱还是埋头干自己的活去吧。

在玛丽威逼利诱之下,苏格兰“宗教改革”的初始阶段,可以说相当之平稳。

她也随之发现,“小国”果然有“小国”的好处——人口少,上层更少,掌控起来,相对容易。

当然,总有人不吃她那一套。

教皇在苏格兰的代表,即他的鹰犬,瞧着玛丽越来越不顺眼。可是,在此边陲之地,罗马教廷的势力有限;偏偏西班牙、法兰西、英格兰三国的和谈才起头,为一点“小纠纷”大动干戈不可能,甚至连“教训”一下都不合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73万字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长缨止戈
2002年,沈青叶大学毕业,成了平江市刑侦支队的一名文职女警。文职警工作清闲,日常安稳,是养老的不二之选。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带到了一起凶案现场。经过现场调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正欲传唤,沈青叶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尖细的哭喊:【凶手不是林晓峰!是李大志!是楼上那个王八蛋!】沈青叶神色一顿,目光慢慢落到了门外那一脸敦厚老实的男人身上……从此之后——雨夜连环杀人案、公园分尸案、杀夫案等重大案件以前
其他 连载 49万字
首席医官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玄医曾毅的传奇
其他 连载 595万字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平陆三江
++++林筱若自幼被遗弃在孤儿院,唯一的信物是认亲信物玉佩沾到她的血后开启了农场空间,做为农场空间氪金且唯一的玩家的林筱若,因为一次意外穿回了自己前世。两世记忆的融合,让林筱若意识到前世的自己居然是一本军婚对照文里面的觊觎男主的男配妻子!林筱若自认自己不是书中那个无脑女配,她只想找出前世杀死自己的凶手,找到被陷害下放到不知道哪里的家人,搭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成为妥妥的富一代!后来,林筱若才发现,那一
其他 连载 136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
姑奶奶在五零

姑奶奶在五零

大团圆
林芳重生成自家三年饥荒时饿死的二姑奶奶。爷爷成了哥。见到了传说中的二爷爷和大姑奶奶!我要肿么破?当然是改变命运啊。******接档文《重生之高源》,欢迎阅读。预收文《村大大》
其他 连载 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