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殖民

暮色沉沉。

朱家堡升起袅袅炊烟,各家各户都在做晚饭,倦鸟归巢,劳作一天的男人女人孩子也都聚到了一起。

妇人做饭小孩生火,男人劈砍柴火,还有的则在村井排队挑水,黄昏时分是堡子里最热闹的一段时候,有孩童在村巷、晒场上嬉戏。

朱老三也带着三个儿子从粪场回来,打了水在门口洗手净面。

几个媳妇也从织房结束了织布刺绣的手工活,张罗着儿女们回家,还未出嫁的姑娘在做饭,老妇人指挥着大点的孙女帮忙喂猪赶鸡,两个孙子则在门口借着光读书,小的孙儿孙女们围在边上,很是羡慕。

朱老三收拾干净,坐在门口的大石头上,拿出烟袋,很是欣慰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从十四岁时随父亲来到朱家堡,进了老丈人的粪场做工,受了几十年的苦,还曾在外颠沛流离多年,他也从一个光着脚裤子都露出半个屁股蛋子的那个穷少年,如今也成了个小富老头。

一家十八口人,劳动力多,自家有二十多亩地,佃种了二十多亩官田,种麦子、谷子,也种玉米、土豆,还种红薯养猪,种桑养蚕丝织,家里还养了羊和猪,又养了两头牛一头骡子,还喂了不少鸡鸭。

全家老少都齐上阵,有老三的划算,老妻的操持,儿子媳妇等的勤劳,这个家庭很红火,自家的地里收的粮,足够口粮,缴完地丁后还能富余不少,每年留下一些存仓里以防万一,剩下的可以卖掉。

地里种的桑麻棉,可以养蚕织布,家里妻子媳妇女儿们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就在家里纺织,除了能够满足自家人的穿衣需要,还能出售,也是一笔现钱。家里种的玉米红薯土豆既是家里平时搭配着吃的杂粮,也还能用来养猪喂牛羊,牲口也能卖钱。

两头牛和家里的一头骡子,还是很得力的耕地、拉车的好伙计,甚至精心伺候的两头母牛,每年都还能下崽子,养个一年,就又能换不少钱。

这个家庭人多,劳动力足,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粪厂,也搞家庭养殖和织布等,收入不错,年年有节余,但老三夫妻却一直保持着节俭的家风,家里人往往一两季甚至两三季才会做套新衣,旧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就给小的穿。

自家养蚕缫丝的丝绸,是绝不舍得自己穿的,全是拿去换钱。

就连平时的吃,也极为节俭,不忙的时候一天就两顿,农忙的时候才会加一顿,家里平时是舍不得吃肉的,自家养的鸡鸭下的蛋,也是读书的两孙儿每人每天早上一个,其它两岁以下的孩子才有一个,两岁以上的孩子只能两三天一个,女孩更只能三五天一个。

而大人,一般是很少吃的,鸡蛋要攒着赶集卖钱。

老三想着办法节约,积攒着每个铜板,然后每年至少买上两亩地,不管地价贵贱涨跌,几乎雷打不动的买,就好似有瘾一样的。

虽然家里有产业,可老三也从没闲过,地里的活没耽误,粪场的事也没缺过,甚至到现在,也还是每次亲自赶着车上普集收粪。

老三家的房子也挺简陋,但是地挺大,原本是没这么大的,隔壁一个原来的富农,因为出了败家子赌钱输了欠了许多债,最后求到他这里,他按市价买下来,还多给了两块钱。

右边邻居因老母重病,花光了家里所有钱,最后把地和屋一起送到了老三这里,换了钱给老母下葬,然后到官府报名,移民去了河套,盼望着能分到田地分到媳妇重头再来。

老三就是这样,把前后左右几家的房子买或置换,最后弄来这块几亩地的地基,只是他不愿意搞排场,只是把那些房子简单的修了修,用篱笆围了起来,就是他朱老三的大宅子了,很多地方倒是让他养了羊和鸡鸭,还有些则种了菜,倒是充分利用。

这里的每一间屋,每一块地,甚至如今发家的这些儿孙们,都是老三的成就,每天黄昏劳作归来,坐在厨房门口的青石板上,抽着旱烟杆,能让他极为满足。

铛铛的锣响起来。

甲长朱四提着面铜锣沿着村巷过来,“吃过饭,一会到村头晒场集合,开个会,有事宣布,每家都要来。”

朱四走到他院前,隔着篱笆对着老三道,“三叔,一会开会,屋里头的男人都来。”

老三起身过去,“又开啥子会哟?”

老四是村里的甲长,绍天朝在乡村实行保甲制度,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乡有乡公所,保有保办公处。

朱家堡是个大村,有一百多户,因为官府规定,保以十甲为原则,但也会考虑自然村落,一般是一保不得少于六甲,不得多于十五甲。朱家堡户数多,所以还是只编一甲,下面编了十五牌,每牌则编十二户。

保长属于流外官,而甲长则属于办事员,有俸禄的,他手底下还有个保管、一个文书,还有一个村民兵队长。他们几个的俸禄不高,属于不脱产办事员,给予补贴。

老四也是村里的小地主,朱家堡并没有大的地主,只有些小地主和富农,老四还做牲口生意,以前本来是牙人,相马相牛都很厉害,这几年安稳,牲口需求大,尤其是关中有这便利,他也发了家。

他跟老三并不是同族也不是亲戚,只是也算多年的同乡,照例喊老三为叔,也算对这个勤俭持家的小老头比较尊敬,毕竟老三家儿孙满堂,这样的男丁多的家庭,一般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何况也是村里大户。

“这不圣人要经过咱们县里,咱们当然要好好迎接一下。”

“嗯,这个应该,我上午还跟老大说要抓个羊,弄些鸡鸭粮食鸡蛋这些准备好,到时带去敬献给圣人。”

甲长朱四笑着道,“三叔觉悟高,我嘛是想着咱们朱家堡也算是大村子,还是要有所组织,不能乱糟糟的,一来咱们得管好咱们堡子的人,万一到时冲撞了御驾,或是跑丢了人咋办?

二来嘛,咱们得统一,最好是搞点牌匾旗子啥的,队伍也要整齐,到时最好是牌长们带队,村民兵队换上民兵服拿上长枪押阵,不能乱,进献的东西,最好也是能够统一一下·······”

朱四是个常在外跑的人,长安、洛阳甚至兰州、西宁都去过,虽说仅仅是个甲长,但有觉悟,他把大儿子送去参军,虽没选上御营,但也进了省巡防营,驻扎在汉中,据说今年还能提士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无限文学】《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小说迷】《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重回千禧当学霸》《文豪1978》《我有一个修仙世界》《被首座抛弃之后

长城中文网【cczww.com】第一时间更新《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